近年来,随着乳制品进口的增加,进口奶粉价格大幅波动,呈现出倒挂趋势,对国内乳制品加工和奶牛养殖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进口原料质优价廉,企业大量使用替代国产原料奶,导致上下游产业矛盾进一步深化;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国内企业加快了海外投资,从而减少了国内对牛奶来源和加工的投资。以上三个矛盾,随着产业的深入调整和对外进口的增加,开始进一步激化。

【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进口与国内加工养殖的矛盾

首先,现在进口乳制品占国内乳制品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今年1-9月,全国乳制品进口总量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其中,液态奶累计进口量达到24.64万吨,同比增长70.8%;干乳制品累计进口量125.2万吨,同比增长31.3%;进口大包装奶粉(原料)总量81.41万吨,同比增长50.0%;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8.98万吨,同比超100%。

我预计今年进口乳制品的数量将超过180万吨。其中,液态奶进口约30万吨;大包装奶粉进口量约100万吨;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约10万吨。所有进口乳制品转化为原料奶约1350-1400万吨,占全国牛奶需求的三分之一。按国产乳牛平均产量计算,进口乳制品相当于年产230万头乳牛。

其次,进口的快速增长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第一,国内乳制品产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10月,国内乳制品产量为2198.8万吨,同比下降0.04%。其中,233.13万吨干乳制品同比下降35.8%,1993.14万吨液态奶同比仅增长0.7%。二是影响国内企业的正常运营。目前,国内大部分含奶饮料、酸奶制品、烘焙食品、糖果等基本都采用进口奶粉为原料,更多的奶粉厂商也转向海外采购原料。

【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从全国统计来看,干乳制品产量大幅下降,说明国内大部分工业奶粉生产企业减产,大部分国产原奶被压到乳制品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出于保护奶源的目的,国内乳制品企业一方面积极将牛奶收集成产品,推向市场进行推广;一方面是喷粉入库。收奶、喷粉占用企业大量资金,营销推广降低企业正常盈利能力。

加工环节与养殖环节的矛盾

长期以来,由于养殖和加工之间没有稳定的合作和双赢关系,养殖以小规模和散养为主,市场议价能力弱,双方的利益冲突博弈一直存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散养已经基本退出市场,随着近几年比较收入的下降,小规模养殖也逐渐退出市场,而大规模养殖增速慢于小规模养殖,导致2013年出现奶荒。

今年,进口奶粉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原料奶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大多数食品企业尽可能选择进口奶粉作为原料。同期,部分工业奶粉企业减产或停产,国内原料奶被压到乳品企业,部分地区乳品企业也减少了收奶量,从而加剧了上下游矛盾。但实际上,今年由于国内外原料奶价格差距大,经营压力大,国内乳品企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退奶现象。目前国内乳品企业的奶粉库存压力很大,预计明年下半年会彻底清理。

【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国内奶农最大的问题是奶价没有国际竞争力。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因为成本高,目前无论大规模养殖还是小规模养殖,由于缺乏苜蓿等高蛋白饲料、牧场养殖管理不足、小规模养殖品种改良不足、防疫成本高等一系列因素,其系统成本高。第二,对于占主体的中小规模养殖,仍然单独承担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因为潜在成本高,比较收益低,养殖积极性不高。

【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作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着非常好的农业发展基础,从长远来看,在奶牛养殖和原料奶价格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原料奶的价格低于国际平均价格。然而,在过去的五年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成本迅速上升,导致今天的价格高于国际价格。

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整个乳品行业发展时间短。从过去的小规模乳业到现代乳业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从牧场、防疫、养殖等系统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导致成本高。这几年在规模方向走了很多弯路,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中国奶牛养殖的方向其实很明确,坚持养殖与养殖相结合,推进专业分工,发展适度规模和精细化。这种发展模式是最经济、最可持续的,这将使我们在未来与国际原料奶价格相比具有强大的优势。由此可见,目前的小规模养殖仍然是未来中国奶牛养殖的主体,也是奶牛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进行专业转型,发展家庭牧场或形成合作模式,核心在于如何促进土地流转,如何提升其融资能力,如何建设配套的灌溉、防疫等基础服务设施。在这方面,增强奶农的积极性;一方面,促进上游系统产业的全面建立;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上游的议价能力,与下游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博弈。只有建立起符合我国现代水产养殖的产业组织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养殖成本。

【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乳制品行业海外投资增加与国内投资减少的矛盾

从投资来看,国内乳业资本的海外投资在增加,但奶牛养殖的社会融资能力也在增加。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投资下降,更多资金投向以农业为主的基础领域,奶牛养殖及相关加工领域投资没有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恒大、阿里、华润等企业开始进入养牛、乳业领域。圆自然和圣牧通过上市筹集了资金,外资也在增加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投资,如恒天然、通用磨坊和朝日。可见国内奶牛养殖业并没有因为产业资本的走出去而失去投资热情。

乳品企业海外投资带来的根本问题是,海外奶源的使用会减少对国内奶源的依赖,短期内会影响国内奶业的健康发展。但本质上,中国乳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加工企业,基础在于养殖,这是由中国特定的产业环境和发展历史决定的。

因此,乳制品行业实力雄厚,立足于奶源,但其发展更依赖于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国内水产养殖业。如果企业不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未来在海外低成本高质量产品的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加工企业的弱势肯定会影响上游奶源。

总结和建议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乳制品进口与国内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之间的矛盾。从长远来看,国内奶牛养殖和进口奶牛并不矛盾。根据原料奶的换算,中国大陆近两年原料奶的消费量约为4000-4300万吨,而国内原料奶的实际产量约为3500万吨。

到2020年,随着三线以下地区9亿人口的消费,作者初步估计国内对原料奶的需求将达到6000-7000万吨。从长远来看,国内奶牛养殖将受到水、土地等资源瓶颈的限制,产量增长将受到空空间的限制。预计到2020年原料奶产量不会超过6000万吨,未来需要进口原料奶约1000万吨。

然而,目前进口乳制品价格波动较大,进口量增长迅速,这确实需要行业和政府的重视。作者建议,第一,在wto[微博]原则下,对进口增长过快的乳制品进行技术标准限制,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打击力度。第二,中外政府和企业要考虑如何采取措施保证进口奶粉在一定时期内价格的稳定,这对国内奶牛养殖和出口国都是好事。

【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第三,目前对于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农户来说,应通过加强管理、改进品种、尽快开发高蛋白牧场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而国内加工企业应尽可能保持稳定的收奶量。政府和协会应积极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补贴。

国内奶牛养殖向现代化发展需要时间,国内企业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大型企业转型也需要时间。现阶段,如何协调进口乳制品、海外投资与国内奶牛养殖的矛盾?

这里要提出一个牛奶资源分工的概念。随着中国市场全面融入国际乳品市场,国内牛奶资源和国际牛奶资源在中国市场将不可避免地扮演不同的角色。国内奶源未来在成本上不会有优势。因此,通过产品结构的划分,引导国内外牛奶资源的划分,一方面可以保护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市场开放;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国内的奶牛养殖业。

【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牛奶资源将在中国市场自由配置,廉价产品将涌入。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国内奶源最根本的方法应该从牛奶本身的优势入手。与肉类、粮食等其他农副产品相比,牛奶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在于牛奶蛋白活性强。从营养角度来说,低热加工、短距离饮用、短时间饮用是最合适的。

换句话说,保护国内奶源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发低温产品,同时低温价格要和常温分开,让常温产品尽可能满足基本需求,而低温产品更有营养,低温价格高于常温,有利于弥补国内原料奶价格高的劣势。特别是政策层面需要对国内乳制品结构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

标题:【母婴新闻】中国要限制进口奶粉过快增长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