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rv)是一种双链RNA病毒,1973年由bishop从腹泻患者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中发现。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共有8种,英文字母编号为a & # 65380b & # 65380c & # 65380d & # 65380e & # 65380f & # 65380g和h & # 65377其中,A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 65377;据报道,3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引起的乳糖不耐受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1]& # 65377;为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检测尿中半乳糖对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作出如下分析& # 65377;
1数据和方法
1.1主题
2017年1-12月,对8917例腹泻患儿进行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其中146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456例非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进行了尿半乳糖氧化酶检测& # 65377;
1.2试剂和方法
1.2.1检测轮状病毒
采用北京万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试剂盒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 # 65377;检测时,如果样本中含有A组轮状病毒,抗体的检测区域会形成一条红线,判断为阳性& # 65377;如果样本中不含A组轮状病毒,则检测区域不会形成红线,判定为阴性& # 65377;
1.2.2乳糖不耐受的测定
采用北京中生金宇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液半乳糖检测试剂盒(酶化学反应法)& # 65377;在一定范围内,尿中半乳糖的色深与半乳糖浓度成正比,比标准孔浅时为阳性(乳糖不耐受),比标准孔深时为阴性(乳糖耐受)& # 65377;
1.3统计处理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用& chi2测试,p
[S2/2]结果
2.1轮状病毒感染率:8917例腹泻患者中有2970例轮状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33.31% & # 65377;
2.2轮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6个月至2岁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2.3不同月份患者rv阳性率比较:秋冬每年11 & # 65380;12 & # 65380;1 & # 65380;2 & # 65380;3月为发病高峰,占72.70%,与其他月份差异显著(P
2.4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实验组免疫球蛋白总阳性率为71.23%,对照组为58.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rv流行高峰季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略有不同,但总体表现是在每年较冷的季节频繁发生,主要集中在深秋、初冬或早春等干燥寒冷的季节& # 65377;从文中可以看出,在全年中,1 & # 65380;2 & # 65380;3 & # 65380;感染率最高的是11月和12月,4 & # 65380;5月份最低6 & # 65380;7 & # 65380;8 & # 65380;9月和10月份,这是因为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与温度呈负相关,病毒相对稳定,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长,因此轮状病毒腹泻在寒冷季节发生频率更高& # 65377;
在本研究中,腹泻患者0-1个月的阳性率为20.00%(占总阳性率的1.38%),1-6个月的阳性率为21.12%(占总阳性率的13.03%),6个月至2岁的阳性率可高达38.40%(占总阳性率的78.62%),2岁以上腹泻。
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率不尽相同,但0-6个月的婴幼儿感染率并不高,可能是因为该年龄段的婴幼儿大多处于母乳喂养期,乳汁中含有大量的siga和丰富的非特异性因子,可对其肠道黏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增强其对轮状病毒的抵抗力,这仍与从母亲处获得的被动免疫有关[2]& # 65377;
6个月至2岁婴儿发病率最高,约为38.40%。原因是这个时期是很多婴儿喂养方式发生改变的时期,母乳喂养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婴儿母乳获得的天然抗体明显不足,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 65380;改进完善& # 65377;
轮状病毒传染性很强,传染源是患者& # 65380;隐性感染和病毒携带者,感染途径为粪口传播,也可由上呼吸道感染以气溶胶形式引起。当他们接触到轮状病毒时,很容易被感染,从而形成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3]& # 65377;2岁以上感染率低,可能随着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改善而逐渐改善。由于长期接触rv,相应地产生了抗rv特异性抗体。同时自身产生的siga含量逐渐增加,自身电阻逐渐增强,对触点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4]& # 65377;
轮状病毒腹泻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脱水是轮状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临床检测轮状病毒对婴幼儿腹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65377;在轮状病毒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治疗是抗病毒治疗、补液和纠正水分& # 65380;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调整饮食,口服肠粘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不宜使用抗生素& # 65377;
卫生条件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不能降低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因为没有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特效药,所以预防极其重要& # 65377;一般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母乳喂养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增减儿童衣物& # 65377;但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免疫& # 65377;实践证明,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减轻或缓解腹泻症状,进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尤其是重症腹泻唯一最经济的手段& # 65377;
这项研究表明,2岁以下的婴儿是预防病毒性腹泻的关键人群,也是未来接种疫苗的对象& # 65377;乳糖是人乳中唯一的二糖,也是牛奶等乳制品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的主要能量来源& # 65377;乳糖进入体内后,在小肠内的乳糖酶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者是脑和神经组织中糖脂的成分,是婴儿大脑发育的必需物质& # 65377;
乳糖酶活性因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其他原因降低,乳糖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未消化的乳糖随消化道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醋酸等短链脂肪酸& # 65380;丙酸& # 65380;丁酸和其他气体,如甲烷& # 65380;h2 & # 65380二氧化碳等。& # 65377;乳糖发酵时由于产生酸和气体,肠内渗透压会升高,会出现肠鸣音& # 65380;腹痛& # 65380;直肠气、渗透性腹泻等临床症状有这些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不耐受,无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酶缺乏或乳糖吸收不良& # 65377;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在婴儿中更为常见,其中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最高。病毒不仅破坏肠粘膜,减少乳糖酶分泌,还直接作用于乳糖酶使其分解,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造成腹泻的恶性循环[5]& # 65377;本研究中,实验组总阳性率为71.23%,高于对照组(58.11%,0个月至6个月& # 65380;两组6个月至1岁的乳糖不耐受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65377;
乳糖酶缺乏存在于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如果此时连续喂母乳或普通配方奶粉,会加重腹泻或延长病程,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 # 65377;因此,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患儿早期使用低乳糖配方奶粉,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 65377;
参考
叶飞月,詹雪。引用该论文王志平,王志平,王志平.应用临床儿科杂志,2004,32(3):28-29。
朱克伦,朱玉民,曾文清,等.母乳喂养与传染病[j].广州医药,2009,40(2):1-3。
[1]张静,刘清玲,熊德东,等.婴幼儿腹泻中检测A组轮状病毒的重要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9):1001-1002。
王敏、王树国、刘辉。引用该论文王志平,王志平,王志平.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3):253-254。
岳玉麟,葛建军。引用该论文王志平,王志平,王志平,王志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2):247-248。
文章来源:本文摘自《中医与临床》2018年10月第10期第18卷
标题:【母婴新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及乳糖不耐受的相关研究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