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机会主义与长期主义
2017年,经过15-16年的房地产暴涨,被一系列政策打压。在市场预期中,仍然有大量的人渴望搬迁。2017年,消息来自股市,因为很多人明白,房子不涨,股市就涨。
过去几轮放水,确实有一批人发了财,他们认为这是正道。其实靠运气赚来的钱,都得靠实力输。
本质上,长期思维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人们突然变得高尚,而是因为短期思维的套利空正在迅速消失,迫使你长时间思考;第二,长期思维不是短期不作为的对立面,而是基于复利思维的商业模式。
很多人一提到长期主义就皱眉头,觉得我现在要活下去。怎么才能不赚钱?但是,真正的长远主义不是让你现在不赚钱,而是不赚此刻最后一个硬币,为了更广阔的未来,积蓄全部精力。
所以,说到长远,我觉得不是一种高尚的节操,没有欲望,没有要求。相反,是一个追求大事不追求小利的人。
以后做生意,需要重点放在【组织建设】、【产品研发】、【品牌深度】、【供应链建设】以及一切与业务本身相关的事情上。
第二,关注一线vs下沉市场
2017年,中国主流媒体依然只关心一线市场。这两年我一直强调一线不代表中国,下沉市场值得尊重。从一开始,没有人相信,直到逐渐形成共识。
到2018年底,下沉市场的概念迅速引爆。站在2019年底,我觉得谈沉市没多大意义。
因为其实一群隐形冠军已经基本占据了核心优势。另一批巨头以资金和资源优势,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更快地抢走了大量用户。
可以说,下沉市场的基本面已经完全改变。在沉没奖金被吃光后,中国企业正进入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
第三,单点突破vs全面战争
如果单个突破17年还能奏效,2019年底可能是全面战争来形容现状。
单点突破能奏效的场景是大玩家有薄弱环节,但这四五年来,大玩家真的比大多数小企业家打得更狠,进化得更快,所以在很多行业,头上没有太差的缺点,单点突破在实践中很难奏效。
《全面战争》是桌面时代的全球战略战争游戏。它注重的是球员在战术、发展、技术、战略上优于对手,从而赢得战争。
我们看到越来越少的初创企业幸存下来,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无法承受全面战争。在绝对的炮兵优势面前,你的迂回躲藏是没有用的。
但是以后能创业吗?我也这么认为属于成熟的专业团队创业,比如瑞星团队。
比如垂直细分领域,那个领域没有特别强的对手,比如巨人懒得搞的领域,或者等待下一轮技术迭代和革命的领域。
与此同时,“招兵买马”的浪潮,即“M&A”又出现了。事实上,M&A的部分逻辑是,互相争斗不划算。
商业世界正从长期融合走向长期融合的小循环。
第四,爆炸式增长与股票深度培育
2017年最热门的一句话就是爆炸式增长,好像没有爆炸式增长就不值得去做。
2019年底,短期内大类不太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小类和新类可能会有。今年治疗不孕症的公司在海外上市,这是一个新的类别。
但从大的方面来说,我目前看不到这样的机会。
中国新常态并没有那么高的相对增长率,但是因为有世界最大的存量,迫切需要转向存量培育。这是我们今年挖股票的核心原因。
回到客户价值,因为客户现在不是傻子,大家都见过世面。
真诚会变得更有价值,真诚体现在产品、服务、价格上。
2019年到2020年,是争取你的股票用户最关键的节点。过了这一点,你的消费者可能会被另一个同类竞争产品完全抢走。这不是危言耸听。向空酒店和航空业学习,向日本服务业学习服务细节。
5.人口红利与人口焦虑
十七年前,中国企业谈及人口红利这个词。然而,大多数人都在谈论传统的人口红利。经过两年的发酵,人口红利变成了人口焦虑。
目前我国社会年龄中位数为40岁。1980年,这个数字只有22。
但是德国现在的社会年龄中位数是48岁,尤其是西欧和东亚。
我个人认为问题应该分两个方面。一方面,确实急需改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巨大体积,虽然今年新生儿数量下降到了1100w左右,但仍约等于两个丹麦的人口(丹麦人口580万)
中国的年轻人总数仍然超过美国的全国人口。
整个90后是1.9亿(另一个版本是1.88亿),整个00后大概是1.4亿。这两者加起来是3.3亿,美国总人口是3.2亿。
从上图可以知道,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都在老龄化。
从这个绝对数字来看,中国与空.还有很大差距另外,中国企业在任何维度上被抓的人数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
标题:【母婴新闻】2017年到2019年 中国的生意变了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