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绝命毒师》讲的是一个化学老师利用化学知识制作药物的故事。类似的故事在武汉上演。武汉一所知名大学的化学副教授张某某与他人合作创办了一家制药工厂。药品出口英美等国家,年均利润400多万元。

昨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一审判处张某某副教授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因共犯杨某某被判处死刑,缓刑两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冯某、鲍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没收个人财产8万元。

【育儿】武汉高校化学教授开制毒工厂  一审被判无期

大量可疑粉末隐藏在送往国外的包裹中

2014年11月,武汉海关发现一批白色可疑粉末隐藏在一个寄往海外的快递包裹中,该包裹被送往相关部门检查,被判断为某种精神药品。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海关连续八次截获并邮寄类似的可疑粉末。

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海关缉私部门的关注。他们分析,这是一起有预谋的通过邮件渠道走私新型精神药品的案件,背后很可能有制毒窝点。

2015年5月,武汉海关将8次查获的可疑白色粉末送至公安部国家药品检验所进行检测。经鉴定,两个邮包中的可疑物品为3,4-亚甲二氧基甲硫醚酮,属于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

2015年6月17日凌晨,侦察机迅速夺取了武汉某化工公司的实验室,控制了现场实验室的人员,最终将4个犯罪团伙全部抓获。

查获时,约800平方米的实验室设备仍在运行,武汉海关缉私局查获的毒品重5公斤以上。

【/s2/】副教授是大量制造和销售僵尸药物的技术总监

据悉,47岁的被告人张某某是武汉某知名大学的化学副教授,在有机化学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

张某某交待,他发现国外一些国家对已经纳入管制的精神药品有较大需求,但在国内并没有纳入管制,中间是盈利的。2005年前后,他们与杨等人合伙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发和生产医药中间体。在掩护下,他们非法从事精神药物的生产。主要产品是3,4-亚甲二氧基甲基噻吩酮(公司称为4号产品),以快递包裹的形式销往英国、美国和美国

【育儿】武汉高校化学教授开制毒工厂  一审被判无期

众所周知,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是一种新型精神活性药物,具有很强的致幻性,可引起幻觉、流鼻血、恶心、呕吐、血液循环问题、皮疹、焦虑、偏执、瞳孔放大甚至死亡,俗称僵尸药。这种药物已在欧美国家被禁用。自2014年元旦起,中国将其列入精神药物管制名单,其危害不亚于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

【育儿】武汉高校化学教授开制毒工厂  一审被判无期

张某某等人的公司试图开发替代产品,但失败了,于是几个人继续生产、走私和销售上述4号产品,由张某某负责技术指导。

绝命毒师被判无期,三名同伙也分别被判[/s2/]

经审理,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杨某某、张某某、冯某某、鲍某某共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管制精神药品,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被告人杨某某、张某某犯罪,组织、指挥制造、运输、走私、贩卖毒品的;被告冯购买原材料、下达生产订单、发货、向客户收款;被告鲍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四人在共同犯罪中都起了主要作用,但鲍的地位和作用不及他人,法院应酌情从轻处罚。

【育儿】武汉高校化学教授开制毒工厂  一审被判无期

牟阳走私、出售、运输和制造了大量毒品,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他应该因其罪行被判处死刑。鉴于其自首等情况,不需要立即执行;冯有立功表现,被绳之以法后认罪悔罪,依法从轻处罚,作出上述判决。

1月1日,中国也将其列入国家管制精神药品目录。缉私人员从分析中也发现,这些邮包背后一定有制造、销售团伙。

经过半年的调查,海关缉私人员终于在武汉郊区的一个工业园区发现了一个制毒窝点。

湖北省武汉海关缉私局副局长彭:这类精神药品的生产一般需要三至四个步骤。每一步都分设专人,上下没有衔接。这个团伙从事毒品贩运、毒品制造和走私。

2015年6月17日,武汉海关与当地公安部门联合行动,成功抓获高等8名犯罪嫌疑人。经查,2014年3月20日至10月24日,武汉某知名大学化学教授张生产精神药品管制药品193公斤。

在利益的驱使下,张从大学教授变成了电视剧里的烂毒师,变成了今天的阶下囚。

(原标题:制造销售僵尸药教授,法律网络恢复,毒师终于成了阶下囚)

标题:【育儿】武汉高校化学教授开制毒工厂 一审被判无期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1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