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全国全力抗击新冠肺炎肺炎疫情,而生产和服务业处于半瘫痪状态。虽然近期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但仍有不少企业迟迟不能完全复工。同时,投资和消费信心尚未恢复,导致今年中国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因此,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为中国的经济复苏提前做好规划。最有效和最紧迫的经济复苏政策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尽快取消不必要的隔离措施
为了防控疫情,许多地方采取了关闭村口和社区入口、在高速入口劝人返回等做法,导致返乡人员无法进城或返回社区。在一些地方,隔离和相互封锁不仅影响了人员流动,而且阻碍了货物流动。目前,许多制造企业面临着由于员工不足、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供应链断裂等因素而无法正常开工的危机。同时,占国民经济一半的服务业仍然处于半瘫痪状态。比如从业人员庞大的房地产、餐饮行业还在苦苦挣扎。由于过度隔离,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长的恢复期。至于这些企业的员工,往往是低收入人群。如果企业无法恢复工作,员工也将面临失业和返贫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对于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的大部分地区,有必要尽快取消对普通人群的过度隔离政策,尽快恢复铁路、航空空等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确保员工能够尽快重返工作岗位。
第二,政府实行减税免税政策
延迟建设显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业务压力,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目前应该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自2月初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的援助政策,包括减租、延期纳税和延期缴纳社保。但延迟缴纳社保虽然可以缓解企业的短期缴纳压力,但迟早会缴纳,有时只会将短期压力延迟到下一个时间段,不足以解决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困难。因此,除了定期减免企业缴费外,对于一些遭受重创的行业,如旅游、航空空、餐饮等行业,国家层面也应考虑提供必要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帮助这些企业渡过财政难关。
第三,增加中心城市的土地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
过去刺激经济的灵丹妙药是投资,但现在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基础设施投资逐渐饱和,迫切需要一个巨大高效的新投资方向来刺激内需。扩大大城市的产能是唯一能快速刺激内需且回报高的投资。我们可以用价格信号来论证,中国的各种商品和服务一般都是物美价廉,但是大城市的房子是世界上最贵的(相对于当地人均收入)。这种现象应该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效的建筑能力,建造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我们只用10天就能建一所医院。为什么在大城市很难找到房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过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土地使用。只要增加土地供应,就可以刺激大量的相关产业。据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率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20个百分点,因此空仍有巨大的城市化空间。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目前,中小城市的房地产是过剩的,只有大城市有巨大的空扩容空间。如果我们把中国前20名的城市再扩大50%,我们就可以把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提高几十万亿。
增加大城市的土地供应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稳定房价,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最终惠及各方。扩大大城市也将有助于加强创新。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规模和人才规模,大部分创新来自人才聚集的大城市。扩大大城市可以发挥这种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增强中国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这些城市不仅是未来创新创业的热点,也是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教育医疗资源充足的宜居之地。城市扩张不仅可以惠及高技能人才,还可以容纳许多服务行业的普通工人,帮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
第四,加大对外交流和开放力度
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是创新的竞争。保持对外交流的开放是创新的保证,这也是美国希望与中国脱钩的原因。美国甚至试图说服其他国家与中国脱钩。最近由于疫情,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取消航班,甚至限制中国人入境,中国面临脱钩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我们必须全方位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加强对外交流的内容,包括商品交流、资本交流、信息交流和人员交流。在这些方面,我们做好了商品交换,但是在人员、信息、资金交换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升。
在人员交流方面,入境人数远远少于出境人数。签证不便是外国人入境少的重要原因。要促进国际交流和入境旅游,最直接的措施之一是大大提高签证的便利性,以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交流和工作。在信息交流方面,要利用最新的高科技智能过滤手段,更准确地控制海外互联网内容,尽可能避免阻碍非敏感信息的顺利交流,使互联网成为中国走向全球的渠道和工具。在开放投资方面,可以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和医学教育,特斯拉最近在上海的投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高效的政府、优秀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支撑能力,让特斯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量产,可见中国的实力和开放态度。希望这些成功的案例能激励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企业来中国投资办厂。
5.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上年减少58万人。这是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口连续第三年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去年出生的两个孩子,有一半以上还是靠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积累效应。如果去掉暂时的生育积累,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只有1.1左右。1.1的生育率意味着每个妇女平均只有1.1个孩子,这意味着每一代人将减少近一半。未来几年,中国新生人口将降至1000万以下,这将导致老龄化和创新规模效应减弱,这将是中国经济的最大隐患。
避免出生人口这种悬崖跳水的唯一办法就是大幅提高生育率。然而,几乎所有可预测的因素,如进一步的城市化、更高的教育水平、推迟生育年龄以及育儿方面的激烈竞争,都在进一步挤压已经极低的生育意愿。别说提高生育率,就是以后保持生育率不下降也是幸运的。面向未来,将生育率提升到2.1以上的更替水平,是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华文明延续的唯一选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立即全面放开,大力鼓励生育,实在没有理由拖延。从长远来看,未来人口危机对人民福祉、中国社会和中华文明的负面影响将比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大很多倍。
总之,要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避免破产浪潮,通过扩大大城市刺激内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产业投资和创新。当然,当务之急是立即出台放开鼓励生育的政策。
标题:【母婴新闻】梁建章:如何在抗疫形势下复苏中国经济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