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6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度报告》,公布了2016年我国疫苗、血液制品和体外诊断试剂的批签发情况。整体基调是生物制品批量发行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报告显示,2016年共发放疫苗3949批,约6.46亿人;4025批血液制品,约5927.8万瓶;836批血液筛查试剂,占8.78亿人。

目前批量发放的疫苗和血液筛查试剂主要是国产的,进口产品不到5%。由于原料血浆的短缺,人体血清白蛋白的临床供应有50%以上的缺口,依赖进口人体血清白蛋白来补充。

批量发行产品生产规范,质量稳定可控。近几年不合格品很少。2016年只有一批国产疫苗和两批进口人血白蛋白不符合要求。

批量血液制品进口占30%

2016年共发放血液制品12个品种,4025批次5927.8万瓶,涉及39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国内企业27家,进口企业12家)。

批量发放的5927.8万瓶血液制品中,批量发放的进口血液制品数量超过30%,从数量上预计将超过40%。其中国产2564批次,占3878.83万瓶,占65.43%,进口1457批次,占2048.97万瓶,占34.57%。

在血液制品中,人血清白蛋白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品种。2016年累计批量发放人体白蛋白2644批,3642.52万瓶(按10g/瓶折算,下同),其中进口占56.25%,预计销售占比超过60%。其中,批量发放国产人血清白蛋白1187批,占1593.55万瓶;进口人血白蛋白1457批,占2048.97万瓶,与2015年基本持平。

【育儿】我国血浆情况供不应求 仍有三成依靠进口

收集的血浆量是血液制品制造商的生命之门

血液制品在中国医疗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谁掌握了采血浆站的血浆资源,谁就拥有血液制品行业的话语权。

2016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促进采血浆站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依法加强采血浆监管,保证血浆质量,提高单站采血浆能力,促进血液制品行业健康发展。本意见旨在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因此那些采血能力弱、产品线单薄、R&D实力弱的企业注定会被兼并甚至淘汰。

【育儿】我国血浆情况供不应求 仍有三成依靠进口

自2007年以来,我国血液制品的采集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血浆站数量逐年增加。到2016年,全国共有200多个等离子站,收集的等离子量超过7100吨,创历史新高。

总体等离子体情况仍供不应求

通过收集整理,发现国内的血浆采集站主要掌握在上海莱实、华兰生物、中国生物科技集团等手中。,拥有5个以上血浆采集站的企业数量预计在15家左右。根据采集数据的初步预测,2016年这些企业的血浆采集总量预计将超过4000吨,约占全国血浆采集总量的60%。

【育儿】我国血浆情况供不应求 仍有三成依靠进口

中国主要血浆采集站分布见下表: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血液制品有12种。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能生产10种以上的血液制品。不同的血液制品从血浆中提取不同的成分,因此血浆可以反复提取和加工。品种越丰富,企业成本越低,相应的利润率也越高。中国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等离子资源,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R&D能力。

【育儿】我国血浆情况供不应求 仍有三成依靠进口

血液制品10余种的企业主要有上海莱实、华兰生物、中国生物(包括天坛生物、上海研究所、武汉研究所、兰州研究所等。)。这些企业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通过企业间的对比发现,我国大部分血液制品企业集中在低端白蛋白制品和免疫球蛋白制品,而高端凝血制品和新型生物材料血液制品较少。

(原标题:中国血浆原料紧缺,人体白蛋白缺口50%以上)

标题:【育儿】我国血浆情况供不应求 仍有三成依靠进口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