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上游牧场建设上多下功夫,下定决心成为长跑运动员。
现在消费者都是直接买进口奶粉,代购,网购。我们买进口奶粉,人家也限制购买,这是中国奶农的耻辱。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福关于中国乳制品市场现状的讲话再次在国内制造商和消费者心中掀起波澜。
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对国产品牌的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2012年统计,近年来,在我国一线城市,国外乳品行业市场份额超过3/4,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甚至不到5%。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调查。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奶粉中,有80%其实属于贴牌生产,但包装上仍然标注着原装进口100%国外奶源。这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个痛处。
国产乳制品的可耻愿望不强。多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今天,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例已超过40%,原料奶抽检合格率连续6年达到100%。在最近开幕的米兰世博会上,国产品牌北美的婴儿配方奶粉经受住了近乎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获得了世博会指定婴儿产品称号。这些进展非常令人鼓舞。
然而,经过仔细研究,振兴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障碍并没有完全消除。
首先是商业环境。应该说,国内奶粉市场流通环节太多,税收成本太高,导致产品价格高,但奶粉企业利润有限。大部分国产品牌奶粉毛利率都在50%以上,而实际净利润率不到5%。可以说他们做奶粉工作,赚白菜钱。有人说奶粉、乳制品是典型的高科技、高风险、低收益行业。商业环境使得企业缺乏发展潜力,提升品牌口碑的挑战非常严峻。
其次,行业整体竞争力不高。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公斤牛奶的购买价格约为两元,而在中国,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价格一般在4元左右较高,3元左右较低。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非常激烈,代价高昂的价格战和广告战让盈利能力弱的民族品牌雪上加霜。结果必然是市场集中度低,缺乏名牌。全国有几百个奶粉品牌,排名第一的市场份额只有10%多一点。
另外,任中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看起来很便宜,买起来很安全,这是很自然的,但是盲目跟风,只靠国外品牌,就是深谋远虑的心理,让人深思。除了国外假奶粉李代桃江的火爆,很多代购和海淘根本没有质量监管,问题无法追溯,但消费者还是热情高涨。消费心理的不成熟可见一斑。
振兴中国乳业的出路是什么?
经营理念的进步是最关键的。中国市场的容量不小。只要大家静下心来努力,就没有几个高质量、大规模、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厂商的立足之地。乳制品企业必须改变竞争心态,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上游牧场建设上更加努力,下定决心成为长跑运动员。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合作一直是我们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独特优势。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该鼓励国内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乳制品企业集中,同时利用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国内优势乳制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不断向上游发展。
振兴奶业,营造现实的舆论环境,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大发展,北门美、伊利等国内奶粉企业不仅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而且建立了全球供应链体系。平心而论,我们有优质的乳品企业,优质的奶粉,优质的奶源。就像韩长福说的,我们有市场,有基础,有资源,有野心。是时候重建我们的信心了。此时,我们尤其需要以不屈不挠的耐心和扎实的产品赢回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标题:【育儿】国产乳业障碍未完全消除 振兴中国乳业出路何在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1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