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指出,当婴儿六个月大时,可以喂食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可以促进婴儿身体的健康生长。这个科学概念也催生了婴儿辅食市场。然而,婴儿辅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网络婴儿辅食问题更为严重。这些不合格产品很容易通过海淘、代购等网络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消费者维权困难。目前,我国对婴儿辅食配方奶粉没有明确的标准。专家建议,家长在网购时不要盲目购买,要在体检后给宝宝补充营养。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婴幼儿辅食市场突破100亿大关

第三方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3年,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从11亿元增长到60亿元,2015年突破100亿元的成交关口。

对应国内市场的高增长率,是国外品牌辅食的热趋势。据了解,许多消费者认为,国外品牌的辅食比国内的辅食更适合婴儿,因为它对盐、糖等添加剂的管理更严格。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容易掌握数量。加热后可以直接喂,一次一罐。虽然价格偏高,但很多年轻妈妈觉得物有所值。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但是在现实中,购买种类繁多的国外辅食并不容易。本刊作者走访了市内一家大型超市,发现国外的辅食品种非常有限。其中婴幼儿营养米粉只有台湾品牌的胚芽米粉和西班牙进口的婴幼儿米粉,而果蔬泥、肉泥、果汁只是韩国某品牌的产品。价格比当地的辅食高出近一半。实体店不好买,所以很多妈妈把注意力转向电商采购。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在最近几轮电子商务活动中,婴儿辅食再次引发了购买热潮。其中,海购作为目前流行的渠道,再次成为中国妈妈们逛街的主战场。目前在各种平台搜索婴幼儿辅食时,分类主要是米粉、面条、饼干,几乎所有商家都在搜索关键词中标注了宝贝、辅食、宝贝等字样。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国产和进口产品都有问题

与巨大的需求相反,网络进口婴幼儿辅食成为重灾区。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发布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和化妆品信息,2016年1月至9月,共发现18批进口婴幼儿食品增补剂不合格,主要包括来自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不同地方的鸡肉酱、米粉、蛋白饮料等,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不合格后,由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退回销毁。其中标签不合格、维生素和钙含量不合格、菌落总数超标是主要原因。一些知名品牌也被列入婴幼儿辅食进出口名单。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例如,2015年11月,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一批进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中,美国著名婴幼儿营养食品生产企业佳宝的混合蔬菜泥、苹果蓝莓泥因检测出维生素C使用范围以外而被销毁。

今年10月26日,香港食品与环境卫生署食品安全中心发布食品预警,称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德国西宝拥有的四批婴幼儿麦片出现早期,怀疑含有金属丝。

此外,还有大量进口商品缺乏中文标签。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进口预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和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和中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并标明食品的原产地和国内代理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没有中文标签或者说明或者标签和说明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据悉,某电商平台搜索引擎进口辅食,出售店铺4520家,出售婴儿3.2万余名。他们中的许多人声称店主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海外购买,但很难保证他们是真是假。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据一位从事跨境食品贸易的人士介绍,目前国家规定一般贸易进口食品要贴中文标签,但海关和国检并不要求以跨境直邮或个人海淘的形式进口食品贴中文标签。目前,进口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签有严格的规定,但辅食所在的婴儿配方奶粉仍处于模糊状态。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资深乳品分析师宋亮认为,目前中国进口的辅食种类接近1万种,并且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必然会出现营养元素含量低于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超出等问题。政府监管部门应谨慎进口婴幼儿食品,加强科学监管手段,建立跨国可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活性成分少的无序配方

和近年来饱受诟病的配方奶粉没有什么不同,辅食也面临着各种配方的混乱。根据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gb10769-2010)的定义,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是以一种或多种谷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营养补充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辅助食品。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据报道,上述国家标准除了对谷类辅食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钙、铁、锌、钠等强制要求外,均表示为烟酸、维生素C等可选营养素,在营养素种类上比婴儿配方奶粉宽松很多,没有年龄分割要求。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尽管如此,网上卖的很多品牌的婴幼儿米粉都推出了模仿婴幼儿配方的1段、2段、3段、全段产品,不同品牌的配方可谓五花八门。

某电商旗舰店英伦销售的450g罐装小米粉,包装外观酷似婴儿奶粉,分为1-3段和全段,营养成分多达27种。但是仔细对比可以发现,钙、水苏糖、dha等只有很少的差别。,和其他营养素的含量几乎一样。

然而,同样分段的泸州菲儿粉,其1-3罐婴儿麦片补充剂中仅含14种营养素;英国天猫官方旗舰店显示其钙铁锌米粉有18种营养素& hellip& hellip几乎所有的辅食都是通过添加各种营养素或成分来销售的,一些消费者表示很难识别。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名义上为婴幼儿辅食的产品。但市场情况显示,一些普通的米粉和面条,经常以婴幼儿辅食的形式出售。由于网上销售平台往往无法展示所有的产品包装细节,消费者难以判断,使得冒名顶替现象更加严重。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此外,向婴幼儿推荐高糖零食也很常见。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婴幼儿辅食时,发现饼干、馒头、雪糕等零食也有掺入,其产品的单位含糖量和钠含量都不低。

这些产品通常被宣传为可消化和可分解的。据调查,部分产品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超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副教授范志红说,两岁以下的婴儿不应该添加额外的糖、香料等。,否则很容易培养他们对甜味的偏好,进而影响他们对其他食物的摄入。此外,6个月至1岁的婴儿每天只需要350毫克的钠,而蔬菜和肉类中的天然钠可以完全满足需求,不需要额外的盐。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急需推出行业标准

鉴于婴儿辅食的混乱局面,许多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或标准。据了解,食品药品监督执法部门检查必需营养元素是否达标,菌落等指标是否超标,外包装标签是否有问题等。,但夸大宣传、冒充婴幼儿辅食的现象不在其执法范围之内。笔者没有从工商部门查到任何关于普通食品冒充辅食产品的执法信息。

【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行业细则已经出台。今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婴幼儿辅食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但是,从那以后,就再没有这个意见稿转正的消息了。

中国食品商业研究院研究员朱表示,辅食行业没有执行准入标准,不受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约束,这是监管的盲点。辅食行业利润高,门槛低,整个辅食市场还处于良莠不齐的初级阶段,行业需要洗牌才能正规。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开披露的婴幼儿辅食问题,进口产品占绝大多数。据统计,2016年1月至9月,共发现18批进口婴幼儿辅食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标签不合格,维生素和钙含量不合格,菌落总数超标,甚至汞和镉超标,名牌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在未来跨境货物的市场监管中,应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质检、工商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联合执法。将进口商品从国外到国内流通的不同环节的监管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的主体,使整个市场监管过程没有断点。

标题:【育儿】婴幼儿辅食问题频现 亟待推出行业标准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1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