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商报主办的2017中国医药资本论坛于11月24日下午在成都举行。西藏德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乌纳肯副总裁张、丽珠集团副总裁傅道田、生物秘书长、医药副总裁朱泉、德展健康首席财务官宏参加圆桌会议。与会者讨论了中国制药公司押注创新药物的机遇和挑战。

【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总的来说,我们对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朱权在圆桌论坛上说出了嘉宾的心声。目前,优信、丽珠集团、志飞生物、德展健康都有在研产品。然而,从cro(R&D医药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的角度来看,朱泉指出,国内许多医药公司低估了创新药物的R&D风险,尤其是生物制药的风险更为明显。

【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对于创新药物的开发,一方面是政策导向和研发环境的重大改善;另一方面,大型临床医院对临床研究不感兴趣,制药公司低估了新药研发的风险。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在中国制药企业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创新药物研发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制约因素。

【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创新的沙滩冲浪药物

随着仿制药的标准化和创新药物的政策导向,制药公司在新药研发领域的投入也在增加。

据张介绍,1938年乌纳肯建厂。在过去的10年里,它依靠创新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从传统的化学制药企业发展到更加全面和综合的阶段。据Z Ryan介绍,Unacon正在研究的品种有70个,包括25个新类药物,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神经、代谢、抗感染等领域。

【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同样,丽珠集团也是从中药和化学药品企业起步,2010年转型。精密医学和生物医学是丽珠集团新的发展方向。傅道天介绍说,丽珠对从精确诊断到靶向治疗和细胞治疗的产业链很感兴趣。公司去年为此投入6亿多元,今年可能投入近10亿元研发。

【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志飞生物于2002年进入生物医药行业,并于2003年投资北京R&D公司开始生物医药研究。秦飞介绍,志飞生物在2014年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规划生物医学,包括与单克隆抗体和精密医学相关的一些孵化和培养。

据张景洪介绍,德展健康目前有心血管研究项目,并从去年年底开始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特定靶向brm抗癌药物。资本投入方面,总投入加药厂15亿元。张景洪表示,德展健康今年在R&D的投资比去年增加了约30%~40%。

低估R&D风险

作为cro,朱泉介绍,姬伯医药是目前国内制药公司临床试验和生产批准数量最多的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发经验。

朱权也认同这种观点,即在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投注要素。

在临床前机制研究、动物实验和药物研究中取得所有研究成果后,任何药物最终都必须通过人体试验才能上市。但是人体的个体变异性很大,不经过人体实验是猜不出最终结果的。朱权说。

从创新药物的发展来看,政策导向的显著改善和新药研发的制约因素仍然同时存在。

朱权表示,国家政策层面有两种优势:一是放松研发,包括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度,中央伦理和区域伦理方向明确。第二类是国家技术规模和药物评价框架的变化。可以看出,低水平、改良剂型和仿制药受到严格监管,这为创新药物提供了巨大的空空间。

【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药品销售许可证持有人制度正在试行。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金和智力,但是你的利益无法反馈到你的产品上,那就不利于创新和发展。朱权表示,这一制度实际上是对药物发明者、投资者和持有者最大利益的保障。

但朱权也提出了药企应该注意的因素。比如临床实验机构的审核认证即使放开,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型临床医院对临床研究不是特别感兴趣,很多法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付诸实践。同时,他认为国内很多药企还是低估了创新药物的研发风险。

【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无论是医疗企业还是R&D机构,是否做好了准备,我们是在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做创新药物吗?朱泉认为,在创新药物的有利环境下,许多挑战仍然不容忽视。

(原标题:药企大举投资押注创新药物研发机构,暗示必须正视风险)

标题:【育儿】药企高投入抢滩创新药 研发机构:风险须正视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