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国家扫黄打非办会同腾讯在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组织了儿童网络安全课程,受到师生欢迎。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青少年接触互联网更加方便,接触互联网的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适度使用互联网可以丰富生活,缓解压力,但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网络素养和上网习惯处于形成阶段。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引导他们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千年之后,一代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是真正的原住民,他们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互联网已经成为这一代人娱乐、教育、自我表达和互动最重要的部分。然而,与此同时,空混合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使这一代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身心冲击甚至伤害,保护青少年的互联网接入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每个家庭最关心的社会问题。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是未成年人。在英国、加拿大、捷克和以色列,1214岁儿童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超过95%,欧盟国家儿童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大多高于65%;在中国,19岁以下互联网用户已达1.7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同时,未成年人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行为明显年轻化。相关统计显示,英国56岁的孩子有一半以上会上网,韩国孩子拿到第一部智能手机的平均年龄为8岁,中国10岁以下网民约2300万人,其中56%以上在5岁前就开始接触互联网。这些千年后出生的互联网原住民几乎一识字就会上网,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他们与世界互动和融合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成为低头族
随着家庭宽带和硬件设备的高度普及,未成年人普遍选择在家上网。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在阿根廷、塞尔维亚和南非,90%以上的未成年人在家上网;英国儿童上网调查还发现,919岁的青少年中,75%在家使用互联网;美国217岁人口中,78%的人可以在家上网,13%的人可以在自己的房间上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以来的年度调查数据,网吧、学校、公共场所未成年人使用电脑上网的比例普遍逐年下降。
《中国青少年互联网用户网络使用与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中国74.6%的青少年互联网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60.4%的青少年互联网用户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台式电脑次之,采用率比智能手机低10%左右。智能电视已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渠道之一。很多家长也选择智能电视陪伴学龄前儿童,但不同地区的数字差距明显。
信息和通信技术改变了未成年人与世界接触的方式,互联网空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上网时间延长了。丹麦的一项研究发现,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在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上网时间普遍增加,小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4.9小时,中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22小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报告,青少年上网的原因主要包括:在新环境下交友、实时交流共同兴趣、创作和分享原创个人内容、分享音乐、玩游戏、建立自己的/房间或尝试新的身份。所以,网络总是和他们在一起,在他们的口袋里或者耳朵里,或者紧紧地握在手中,嵌入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一项对北欧五国的调查显示,916岁的男孩中,69%的人使用互联网玩游戏,49%的人下载音乐,而女孩使用电子邮件(58%)和在线做作业(43%);cnnic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中人气最高的互联网应用有:即时通讯工具、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其中,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程度超过了网民整体,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率甚至高达70%。
未成年人网瘾现象日益严重
与网络空的迅速发展相比,青少年网络教育和保护体系显得滞后和不完善。目前,各国青年网民都面临着信息接触不良、社会交往不良、财产损失、违法犯罪、网络成瘾、认知缺失等风险。
据统计,46%的中国年轻网民几乎每次或频繁接触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其中色情信息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虐待和恐吓。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往往以被动的方式接触不良信息,比如在点击网页时弹出含有色情暴力信息的图片和视频,在浏览信息时看到插入其中的不雅图片。不仅有传播不良信息的非法网站,很多正规合法的网站也经常以抓边的形式用不良信息吸引眼球。与此同时,此类内容、网站或其主机服务提供商的上传者往往不在自己的国家,这进一步增加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治理难度。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观念和心理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犯罪。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网民因垃圾邮件、欺诈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人均经济损失133元,总损失约915亿元。此外,青少年越来越依赖互联网。
此外,网络成瘾现象在世界上也在增加。许多研究表明,互动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成瘾有很高的相关性,如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聊天或玩网络游戏,使用户更容易上瘾。因此,在以互动和参与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向年轻群体的快速渗透,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
学术界认为,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不超过1.5小时,每周不超过10小时,而青少年上网时间普遍过多:韩国30%的未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而中国小学生上网时间是这个标准的1.5倍,中学生上网时间甚至是这个标准的两倍。数据还显示,中国611岁的年轻网民中,47.9%的人在网上花的时间比预期的要多,1218岁的年轻网民中,60.8%的人在有空空闲时间的时候想上网,这普遍显示出强烈的网络依赖。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往往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即时的快感体验,但焦虑和恐惧也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他们往往处于挫败和烦躁之中;同时,过度上网也可能会强化个人孤独感,造成社交退缩。
家庭因素是影响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父母和监护人将手机和电脑视为电子保姆,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青少年更容易在网络世界寻求精神寄托,进一步造成恶性循环。
加强使用数字工具的技能和扫盲培训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目前还没有一步到位的答案,需要社会各界采取对策,持之以恒。
首先,各国政府应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尽快在内容、渠道、平台和操作等方面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当明确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责任主体,明确适用范围和处罚措施,为未成年人网络活动提供可靠保障。
其中,互联网监管部门要不断升级和更新技术监管手段,引导相关网站配备年龄验证系统或身份验证机制,同时建立快速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依法惩处危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互联网公司及相关行业要进行自查自纠,清除色情、暴力、低俗、赌博、诈骗等不良信息,净化互联网环境;各类网站应对未成年人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存储设置更高的默认隐私级别,保护未成年人信息不被非法收集和使用。
企业可以根据年龄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对特定信息内容进行加密,或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添加访问年龄认证机制;同时提供简洁的举报工具,及时删除不良信息,将涉嫌网络诈骗、拐卖、性犯罪的信息移送公安及相关执法部门。企业还应支持研发家长监控工具,帮助家长干预子女上网时间,或限制未成年人对某些内容和服务的消费,或控制其网上谈话对象。
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掌握使用数字工具和掌握信息和媒体素养的技能将成为公民的基本生存技能。因此,教学生如何合理、合法、适度地使用互联网,是当前教育部门必须承担的任务。教师应尽快更新知识体系,在相关班级教授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教师和学校的帮助,成为值得信赖的未成年人社会支持力量。教师还应定期开展针对网络欺凌的心理咨询,防止学生参与网络欺凌或被欺凌;一旦发现网络欺凌事件,学校应及时干预和制止,并与家长沟通,及时向警方报告严重的网络欺凌事件。中小学应逐步开设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网络安全课程和媒体素养课程,系统传授接收、分析、评价和创造信息的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体安全素养、媒体互动素养、媒体学习素养和媒体文化素养。
面对互联网这个新事物,父母再也不能像传统家庭那样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引导孩子了。而是要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严于律己,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以身作则,不浏览、不传播不良信息。
家长也要从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和教育孩子上网:在时间上,严格控制孩子上网的总时长,设置上网设备的账号密码或安装限制上网时间的软件;内容方面,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对身心有益的网站,比如定期查看孩子平时浏览的网站,评价网站内容,或者在与孩子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安装家长监控工具;在社交网络方面,鼓励孩子通过互联网探索新世界,但坚决反对在线下与网友见面,告诉他们这种行为的严重危害,掌握朋友在社交账号中的真实情况,并经常与孩子交流自己的线上经历。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孩子需要不一样的东西)
标题:【育儿】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现象日益严峻(图)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