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旗下服装品牌佐丹奴(Giordano)经过多年的调整,已无法重拾辉煌,深陷低迷。从80后甚至90后青睐的高端品牌和知名品牌,到低端品牌,佐丹奴以异常快的速度从神坛上跌落下来。事实上,在过去的四年里,乔尔达诺曾试图通过折断手腕、刮骨、放开加盟、向低成本路线发展来拯救自己,但很难看到成效。据业内人士透露,以佐丹奴为代表的港资休闲品牌份额正在被国内外类似品牌侵蚀。免费加盟快速消化库存,大力挺进三四线城市的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佐丹奴将在五年后退出大陆。
超市伴侣
住在佑安门地区的王阿姨,在家乐福马家铺店购物后,还是习惯性的去超市附近的佐丹奴。王阿姨觉得佐丹奴的衣服基本,质量好,价格便宜。但即便如此,王阿姨已经很多年没有买过佐丹奴的产品了。
说起佐丹奴,王阿姨印象最深的是几年前花100多元给爱人买的一件棉袄。200块钱以内的厚外套是名牌,即使在当时也挺划算的。唯一的缺点就是不透气,今年爱人还戴着。王阿姨告诉《今日北京商报》记者。
但近年来,王阿姨越来越意识到佐丹奴去世了。之前各大商场位置最好的品牌都开在CP莲花和家乐福旁边。另外,王阿姨也觉得曾经遍地开花的佐丹奴店好像减少了不少。
据佐丹奴品牌官网统计,来自北京商报的记者今天发现,北京共有27家门店,其中8家位于家乐福、物美、CP Lotus内或附近。此外,曾经在北京市中心各大商场开店的佐丹奴,除了在新世界和王府井大街保留了部分门店外,已经将业务阵地转移到了北京周边的平谷、昌平、顺义、密云等地。北京27家门店中,有15家位于郊区。这种现象在其他一线城市也有出现。
由于一线城市市场是zara,H & amp;m,优衣库等快时尚完全排除。佐丹奴今年表示,将专注于中国三四线城市和东南亚市场。此外,佐丹奴还在积极拓展中亚和东欧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目前,佐丹奴在亚洲有许多分支机构,包括在菲律宾的50-60家和在缅甸的大约100家,它们都以特许经营的方式经营,也从事批发业务。
贸易路线崎岖不平
作为第一家进入内地市场的服装企业,佐丹奴于1991年将所谓的服装零售店的概念引入内地。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佐丹奴在内地各大城市风风火火,迅速成为一个时尚的服装品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今日新京报》记者,佐丹奴在黄金商业区和黄金地段开店,并从代理商转型为独立品牌的做法启发了优衣库创始人刘。然而,2012年,佐丹奴的业绩大幅下滑,开始大规模关店。
随着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崛起和国内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佐丹奴的好日子似乎已经到头了。2012年,佐丹奴销售额56.73亿港元,同比增长1%,利润8.88亿港元,同比增长13%。其中,在mainland China的销售额达18.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从门店数量来看,佐丹奴仅在2012年就关闭了163家内地门店,其中26家为自营门店,137家为加盟店。
之后,佐丹奴进入调整阶段。在这五年期间,佐丹奴一直在摸索,但成效甚微,集团业绩持续下滑。据《今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近五年来佐丹奴已经关闭了超过516家门店,以优化空的利润空间。从去年开始,佐丹奴先后推出了29-99元的销售策略,并推出了自由加盟模式,以减少库存数量和库存周期。
断臂自救的佐丹奴在2015年短暂康复,被业界解读为转型初期的成功。然而,时隔一年,佐丹奴的表演又一次恢复了原形。
集体失声
佐丹奴家族并不是唯一难以延续过去风光的大牌品牌。曾经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佐丹奴品牌,如本尼路、宝诗龙、鳄鱼t恤等,逐渐被国内消费者遗忘。本尼路今年年初被母公司以2.5亿元的成交价格售出。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不进取的港资品牌,5年后将退出内地市场。
uta时装管理集团中国区总裁杨大军表示,港资品牌在90年代初进入中国,是因为内地相对封闭,流行的管理和推广方式一度先进。
2000年后,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和信息的扁平化,港资品牌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中国企业更了解内地市场,纷纷超越香港品牌。
对于品牌的衰落,杨大军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进步、技术落后、培训不足。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些服装品牌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上逐渐落后于国内企业,也受到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压制。杨大军表示,香港作为一个贸易港口,港商的经营理念是易货贸易,在品牌培育和产业推广方面存在不足。
90后崛起成为主要消费群体,港资品牌迅速被抛弃。营业额和利润下降,品牌无法在好地段开店,形成恶性循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转向超市和三四线城市,很难形成品牌效应。
消费者如果大举降价,挺进三四线城市,会购买吗?对此,杨大军认为,佐丹奴的产品价格虽然低,但风格落后,很难有竞争力和忠诚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迅速转向其他品牌。这些港资品牌被消费者抛弃后,大部分会在5-10年内从中国市场消失。杨大军预言。
标题:【育儿】快速跌下神坛 佐丹奴五年后或将退出内地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10968.html